:::

第 969 期

與疫情共存下的臺北新教育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局長 曾燦金

瀏覽次數:7572

蟬聲唧唧,豔陽盛夏過後,施行一季的「停課不停學」終於迎來新學年,令人滿懷感激與期望。

回顧這段因應COVID-19疫情升級,尤其,進入第三級警戒,學生全面進入「停課不停學」的新學習型態,從一系列的超前佈署的線上教學演練,進展至線上教與學、畢業典禮、修業式、校務會議等,以及再進化到暑輔方式、暑期營隊的調整,緊接著學校分流上班、教師聯甄延期的應對等措施,一路走來,大家以積極正向、彈性應變、進取精進的精神與作為,發展出一整套有別於傳統學習場域的「新教育」樣貌,感謝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同仁的辛勞,與各校學校校長及親師生的齊心努力,這段期間臺北的教育從平穩中進化到新境界,應變是起步,走向新教育是我們的突破。

面對疫情成為日常生活的新常態(new normal),展望新學期,盼與大家分享新教育發想,奠基既有的教育基礎,並增添了新元素,展現學習新活力,期待大家一起建構臺北新教育樣貌:

一、新教學好自主

教學應以教導策略、邏輯、思考和養成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為第一考量,讓每個孩子從小開始學習獨立思考、為自己負責。基於此,我們應以正向的心態來看這一次「停課不停學」所全面實施的線上教學與相關應變措施,讓教學不再侷限在教室情境中,徹底建立老師為學習的輔助者,提供孩子學習中的資源與支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二、新行政好智慧

疫情趨緩後,以紙本方式蒐集資料、紙本測驗或面對面的會議溝通大幅減少,許多會轉化為線上會議、線上評量及以e化方式完成各項任務的作為,將會持續推展。各項運用AI、自動化和科技的校務推動、學生學習活動規劃、教師專業成長將因應而生。 因此,教育人員對於新科技知識的學習,應是積極、接納,回歸校園生活,繼續充足、更新校內各項資訊設備,並推動教師線上教學和線上評量的專業知能、行政人員則進修學習如何運用智慧系統資料庫等增能成長,讓智慧科技成為校園生活及學習的一部分。

三、新生活好安全

良好的身心健康是面對疫情最好的保護力。走過疫情這段時間,養成個人勤洗手、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環境常消毒,同時,校園出入管控登記等「防疫新生活」仍須持續維持,讓校園環境是一個可以讓孩子安全學習的優質環境。

四、新輔導好窩心

疫情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校園中,以往頻繁熱絡的人際互動,部分的情感交流模式被迫轉型,隔離帶給人們的心理壓力與情緒問題。因此,透過線上輔導,來引導孩子面對新形式的同儕互動,同時也要讓孩子更懂得保護自己、愛自己,並增加自己的抗壓性與意志力,來適應疫情下的變動與衝擊。

五、新校園好環保

防疫之外,面對氣候的變遷,與大自然和平共存的校園是我們必須面對的課題。因此,我們在學校校舍改建的過程中大力推動「綠建築」,此一思維即是面對氣候的變遷與挑戰,讓校園環境降溫、校舍節能而設計,包含了建築配置、生態綠化、基地保水、開窗與遮陽、隔熱、空調設備、照明設備、水資源及智慧管理等九項指標,打造一個會呼吸的新校園環境。

新學年的到來,教育現場又聽見孩子們朗朗讀書聲和歡樂嘻笑聲,這是一種振奮生命的力量,期勉各位教育夥伴,肯定自我,面對挑戰,讓臺北新教育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