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982 期

教育人員幸福感:邁向正向教育的基石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賴志峰

瀏覽次數:6596

幸福感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權利,也是一種自由。在1776年,Jefferson在羊皮紙振筆疾書擬出美國獨立宣言時,就揭櫫人民追求幸福的權利。然而,回顧人類大部分的歷史,生命已是「煩惱的人世間」(vale of tears),當國家處於貧窮、戰爭、饑荒、疫病或社會不和諧,國家或個人所能做的就是讓痛苦最小化。尤其,COVID-19疫情期間,教育人員和學生幸福感更是許多研究關心的課題。古人將幸福視為生活的至善,同義於良好的健康,幸福不僅是目的,也是創造和永續良好社會的方式。自二十世紀,幸福感研究原本為哲學家、神學家所主導,後來則是心理學家和經濟學家,近年來,校長、教師、學生幸福感的議題也逐漸受到重視,有幸福的教育人員才能打造正向的教育,也才能帶給學生幸福感。

Seligman於2011年提出正向情緒、投入、關係、意義和成就等幸福感五大要素,近年來,又增加健康的要素,也就是吃得好、睡得飽和定期運動,稱為PERMAH模式(positive emotion, engagement, relationships, meaning, accomplishment, health),幸福感的六大基石的相關內涵,綜合梳理歸納如圖1。在古代的起源方面,包括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伊比鳩魯學派、斯多葛學派、印度教、佛教和其他的智慧傳統。在18至20世紀的心理學基礎方面,包括:科學證據本位心理學、人本心理學、意義治療等。至於PERMAH架構的相關理論內涵,在正向情緒方面,包括:正向情緒擴建理論、正負向比率、習得樂觀、情緒智慧;在投入方面,包括:浮流理論、優勢焦點、正念;在關係方面,包括:主動建構式回應、比馬龍效應、社會資本;在意義方面,包括:存在主義、PURE理論(目的、瞭解、回應和享受)、利他主義、價值;在成就方面,包括:目標設定理論、希望理論、自我決定理論、成長心向;在健康方面,均衡飲食、睡眠質量和定期運動。因此,幸福感是正向心理學理論與整合,以及在生活情境的具體實踐。

教育園丁的話圖片

圖1 幸福感的六大基石

基於幸福感的相關理論,對於如何提升教育人員幸福感,建構正向的學校教育環境,提出以下的具體建議:

第一,面對當前繁重的學校任務與挑戰,教育人員需要包容、樂觀、耐心、同理、感恩、正向思考等特質,進而達到心理圓滿的狀態,然而,在遭遇持續的挫折與阻礙時,有時出現負面思考是正常的現象。

第二,教育人員希望校務及教學順利,全心投入是基本的工作態度。教育人員專注於工作時,完全融入愉悅的氣氛,容易忘了時間因素,是幸福感的特徵,而投入工作與生活品質之間,必也需要達到平衡。

第三,教育人員的工作是教育理想的實踐,教育的過程在於成人之美,透過使命感、熱情與價值的發揮,展現學校教育對學生的正面助益,讓教育充滿生命意義。教育人員善盡角色任務,不忘對於教育初衷與懷抱,就是一種最好的福報。

第四,教育人員希望提升校務發展及教學實踐需要人際關係,它更是幸福感的基本需求,成員之間維繫真誠、信任的關係與互動是重要的,有助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強化團隊凝聚力。

第五,教育人員透過工作達成自我實現,共同設定學校願景和目標,形成優質的學校團隊,發揮自我的潛能及克服極限,達成帶好每位學生的理想,產生工作成就感,教育人員的幸福感是自我實現取向,並不是趨樂避苦的享樂主義。

第六,教育人員應定期從事休閒活動及運動,有助於情緒調節及壓力紓解,同時養成均衡飲食的習慣,以及擁有睡眠的質量,才能持續擁有樂活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