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園場域談永續,可以是單一學科課程導向,可以是跨領域素養導向,可以從環境、社會和經濟等各種面相來探討,今天我們來談談教育、工程跨領域素養導向的永續工程經驗。
永續的概念是具延續性、可再利用,以減少對地球資源的取用,減低開發行為造成地球的負擔,一般而言,講到校園永續工程,若是校舍興建,就會談到廣為人知的綠建築,綠建築的精神即是顧及生態(Ecology)、節能(Energy Saving)、減廢(Waste Reduction)、健康(Health)等面向的建築開發行為,另外學校在進行校園優化整修工程時,也可以把永續的概念納進來,本篇就先以校園優化整修工程為主來探討,以教室使用的照明設備為例,近年臺北市學校已全面更新為節能燈具,約較原有燈具用電量節省70%以上,照明在校園用電佔比約25%,試以中小型學校年用電50萬度計算(依據學校規模大小,年用電度數自10萬度~300萬度不等),在更新使用節能燈具後,一年可節省用電8.75萬度,這在節約地球能源及減地排碳部分做出了貢獻,若以每度電3元計算,一年學校節省26.2萬元的電費,節省的電費可以用作學校其他設施設備維護使用。
如果我們進一步將汰換前、後的燈具種類、購置成本、省電度數整體做個差異分析,即是在自然領域很具象的討論議題,透過老師課程規劃及引導,學生可以應用在家中的燈具檢視與替換,這是一種知識傳遞的延續,當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上,就叫作智慧,這樣一個節約使用電能的作法,也是善待地球的一種永續發展的體現,可謂永續發展教育的推動。
我們再看看校園有哪些地方也有永續工程的可能性,校園內舉凡人走的、車行的地坪也是一個很好發揮的地方,在校園內如果地坪年久失修,要來個整體翻修,建議鋪面採透水材質,當然下層也要搭配透水回填材(礫石、砂石級配或透水混凝土)與適當的導水管路,可有效增加下雨時滲透率,也協助校園周邊地區的降雨分攤,當然大熱天時透水鋪面與瀝青、鋼筋混凝土、貼磚鋪面相比,地表面溫度會相對較低,因材質不一,最多可降溫3℃,整體而言,透水鋪面對於校園環境可以達到減少地表積水並減緩熱島效應的作用。同樣的,教學現場可適度透過課程讓學生了解地坪工程內涵及其對於環境的影響在哪裡,課程規劃可以剖面圖(如圖一)作為輔助說明。
在校園內還有更多可以永續發展概念推動的工程,以校園降溫而言,除了前述的透水地坪,還可以透過遮陽設施、綠屋頂、牆面植栽、走廊綠化、操場綠化等各式綠化,以及利用雨水回收進行植栽或地坪、屋頂澆灌,來達到校園降溫目的;以節能而言,除前述的節能照明,還可以透過採用節能空調、冷氣,導入能源智慧管理系統(Energy Management System,EMS)有效管理用電量,建築物筏基水再利用,採用省水標章的用水設施(如廁所、淋浴間省水水龍頭),太陽光電設備等作法,提升校園節能的成效。
就以近年大家關注的再生能源為題,再來談談臺北市學校為地球做出的貢獻程度。臺北市政府教育局配合市府永續發展政策,約自民國98年陸續推動校園建置太陽光電設備,隨者技術提升與市場供需穩定,自105年後以統一招租方式,有效率且大規模的推動所屬學校建置太陽光電設備,截至111年計有148校配合提供建築物屋頂進行設置,約占全部236校的62.7%,建置容量總計約28,220峰瓩(KWP),111年度總發電量為2,124萬度,若以每度電3元計算,111年度臺北市學校產電價值相當於6,372萬元,適逢中央政府推動班班有冷氣政策,初估臺北市校園冷氣用電量一年達3000萬度以上,教育局與學校推動校園建置太陽光電設備不只為政府增加財源收入,更朝向電力供需上逐年平衡目標邁進,在全球淨零排碳及地球永續發展推動不遺餘力。
永續發展不止於工程設施設備的建置,更重要的是將其轉化成課程,讓學生更深入的了解校園設施設備建置的意義,進而讓永續的概念深植學生腦海,以延平國小為例,透過EMS,將太陽光電設備產電、電器的用電等數據視覺化,提升學生用電的概念,並作為各班級節約用電的競賽參考使用。教育局將持續引導學校以永續發展概念推動校園工程,並與教育相結合,讓學生有機會認識校園設施設備改變的意涵,習得生活化知識,進而建立永續發展的概念,朝向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SDG 4 優質教育、SDG 6 淨水及衛生、SDG 7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SDG 13 氣候行動等目標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