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990 期

新時代、新科技與教育因應:後人類主義的觀察


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游振鵬

瀏覽次數:4333

壹、後人類主義初探

陳玉珍、方永泉(2020:191-193)主張,長久以來,人們一直認為「理性思考」或「思考能力」是人類有別於其他動物的特出之處,直到20世紀末葉,隨著科技發展的推陳出新,「後人類主義」才應運而生。基本上,後人類主義是對盲目崇信人類理性和主體的反動,按Badmington的分析,西方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對於人類理性及價值的崇信,逐漸演變成排斥其他物種的「人類中心論」、「人本主義」。面對牢不可破的人本主義根基,有許多思想家已嘗試提出挑戰,諸如K. Marx、S. Freud、J. Lacan、L. Althusser、M. Foucault、J. Derrida、M. Heidegger,甚至是當代女性主義(feminism)與後殖民主義(postcolonialism),也都影響著後人類思潮的興起。

關於後人類思潮所造成的影響,Donna Haraway在1985年發表《賽伯格宣言:二十世紀末的科學、科技和社會主義者的女性主義》(A Cyborg Manifesto: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alist-feminism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該宣言說明在人機合體之後,反對傳統上對人與動物、有機體與機器、物質與非物質的嚴格界線。像是在網路上所出現的人只是個代號,不是實體人的身分。這樣一來,使得人們的身分難以辨識,而西方傳統的各種認識論也必須跟著改變(蘇永明,2022:3)。

貳、AI的發展與後人類思潮影響下教育的因應策略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詞,首見於John McCarthy在1956年主持的「達特茅斯學院人工智慧暑期研究計畫」,隨著巨量資料(big data)、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與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技術的進步,AI的發展與運用已逐漸成熟並被廣泛運用在不同產業。除了在原先的資訊工程之外,已日益延伸至其他領域,無論是虛擬的線上世界或實體的現實生活都充斥著AI的蹤跡。儘管能像人一樣思考的「強AI」離我們仍有一段距離,但「弱AI」已然遍布、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造成重大且深遠的影響。AI帶來的潛在願景與衝擊,已經觸發法律、政治、經濟、社會,甚至關於人性、思想與價值的根本議題(林文源、李建良,2022:1-2)。

事實上,AI的快速進展,也已經對各級教育產生利弊互見的影響,教育主管機關和學校需及早因應。國立清華大學已訂定〈大學教育場域AI協作、共學與素養培養指引〉,載明如何將AI應用於教學與學習中(包含教材準備、學生學習、教師教學、學習評量),以及如何培養AI素養(國立清華大學,2023)。有鑑於此,筆者主張,教育部亦應制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AI協作、共學與素養培養指引〉,讓教師教學、學生學習,以及相關的學習評量皆有所參考。

另一方面,在「後人類」思潮衝擊下,人與機器的界線日益模糊,究竟「人是機器」抑或「機器是人」,已牽涉倫理學甚至是「機器(人)倫理學」的議題,這將是未來教育的一項重要議題。

參考文獻

林文源、李建良(2022)。引言—朝向人社導向的AI探索。載於李建良、林文源主編「人文社會的跨領域AI探索」。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陳玉珍、方永泉(2020)。教育可以後人類嗎?--後人類時代的教育哲學。載於王俊斌主編「素養導向的教師專業發展-教育理念的探究與轉化」。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國立清華大學(2023)。大學教育場域AI協作、共學與素養培養指引。http://ctld.nthu.edu.tw/news/index.php?mode=data&id=4320

蘇永明(2022)。後人類時代人機合體下的人文主義教育。載於楊洲松、王俊斌主編「2050年臺灣教育願景:教育價值與學校功能的重建」。臺北市:學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