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與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積極推動學校國際化政策。「校園國際化」作為國際教育普及的核心策略之一,正逐步塑造學校成為與全球連結的文化與教育場域。這不僅是一場空間環境的革新,更是一場深刻的國際對話。新和國小結合美學意象,讓校園的每一角落都充滿國際視野與創新理念,從設施建設到課程規劃,展現對未來教育趨勢的前瞻性思維,實現教育場域的國際化轉型。
65歲老學校蛻變,向世界Say HELLO
~兩層樓的互動式世界地圖與入口意象陶板彩繪牆,看見新和國際化願景
臺北市萬華區新和國民小學坐落於青年公園旁,是一所融合建築美學與學生學習需求的學校。走進校園,兩層樓高的互動式世界地圖與入口處的陶板彩繪牆映入眼簾,鮮明地展現學校的國際化願景。學生可以透過APP與iPad進行圖像掃描,使用AR技術探索地圖情境裝置,不僅導覽學習內容,還能完成AR探索任務。這些互動元素與校本課程、學校特色及地方文化緊密結合,打造雙語互動學習的全新空間。
教學區二樓廊道設置的創意樂高互動牆,為學生提供自由創作的廣闊舞台。學校定期策劃不同主題活動,結合主題書展、英語拼字互動以及國際教育永續議題,創造多元化的參與學習機會。孩子們在這裡討論、創作,激發了無限創意,同時延伸了自主學習的概念與樂趣。


雙語元素融入校園,學習無所不在
~讓語言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為國際化鋪路
新和國小的每個校園角落都融入雙語元素,牆上標語、課室及活動均努力呈現中英文雙語,讓學生在日常中自然接觸兩種語言表達。這樣的設計不僅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還幫助他們逐步形成雙語思維,適應未來的國際交流環境。
學校以「HELLO」為溝通的象徵,並將其拆解為五大概念:「Happy(快樂)」「Eager(積極)」「Learner(學習者)」「Life(生活)」與「Opportunity(機會)」。這五大理念融合部定課程與校訂課程,構建出以「快樂、積極、擁有更多機會的終生學習者」為目標的國際教育課程架構。孩子們在自然的雙語交流中,除了提升「溝通力」,更學習到「文化理解力」、「思辨力」與「行動力」,逐步具備全球公民的核心素養,拓展國際視野。
互動式國際化校園,情境知識永續發展
~以學生為中心,用課程實踐教育理想
新和國小致力於營造一個自然雙語學習的環境,讓學生在日常中輕鬆實現語言應用。校內活動如英語歌曲教學、故事會及語音互動,強化學生的聽覺感知與語言應用能力。雙語教學的影響也延伸至課外活動,從校園公告到各類學生活動,無不融合雙語元素,讓語言學習無縫融入生活。
在教學設計上,學校規劃了許多互動式與參與式的學習空間。公共區域的智慧校園設施結合樂高自主學習與創意對話空間,讓每層樓成為孩子探索與學習的角落。學校也融入雙語主題情境,並配備先進的遠距教學設備,以提升課程的學習質量和國際交流的深度。這些規劃不僅緊扣學生生活,還能靈活調整與更新內容,實現「情境知識永續發展」的教育理念。
專業師資團隊是新和國小的另一亮點。學校聘請本地及外籍教師共同授課,透過雙語教學將語言學習與文化交流深度結合。不僅在課堂內,課外活動中師生間的雙語互動也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部分,讓語言學習從課本延伸至真實的文化與生活情境中。


總結:面向未來,開啟國際教育新篇章
新和國小以學生為核心,通過創新設計與雙語環境建設,打造出一個兼具學習美感與國際視野的校園。不論是互動式學習空間的創造,還是雙語教育的全面推進,都在塑造孩子們成為面向未來的全球公民。這所具備65年歷史的學校,正以嶄新的姿態向世界Say HELLO,開啟國際教育的全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