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8 期

以愛之名,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麗山高中/洪華穗老師

瀏覽次數:5177

一、起心動念—取經海外、探索自我

08課綱上路,高中必修課大幅下降,選修課達1/3。學習歷程檔案與各科系自定甄試,在申請大學時占比將提高到50%以上。因此,從新生從高一入學就應當開始思考和探索大學的可能方向,以銜接未來的入學。

導師除了教授自己的專門課程之外,同時負責自主學習、團體活動課程,身為108新課綱第一屆的導師,引導學生生涯探索相形重要。筆者二年前有幸參加由臺大創新設計學院與美國史丹佛大學合辦的「Designing Your Life」工作坊,親炙史丹佛大學超級熱門的生涯規劃課,將設計思考與生命結合,幫助人們降低對未來的恐慌,找到熱愛的工作,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教育園丁的話圖片Designing Your Life設計人生工作坊(臺大創新設計學院)
Designing Your Life設計人生工作坊(臺大創新設計學院)
教育園丁的話圖片工作坊登上Stanford Life Design Lab Case Study
工作坊登上Stanford Life Design Lab Case Study

根據史丹佛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威廉・戴蒙的分享,12~26歲的年輕人只有25%的人清楚自己的熱情所在,其餘75%的人卻不清楚。也有研究指出,「熱情」是在嘗試過後才會出現的東西。因此,設計美好人生需要的不是熱情,而是透過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面對沒有標準答案的人生,停止空想,用好奇心探索機會,以行動打造原型,透過失敗、放手、再嘗試的過程,一路前進,設計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

筆者與工作坊的同學於課程結束後,深受講師激勵,一同成立ReSchool,發想「設計人生臺灣版」課程,協助人們創造熱愛的人生。我們認為引導學生思考「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比唸什麼科系、做什麼工作更重要,希望每一位學生都能透過設計自己的人生,創造自己的價值,以愛之名,設計專屬自己的人生故事。

教育園丁的話圖片發想「設計人生臺灣版」課程(ReSchool團隊)
發想「設計人生臺灣版」課程(ReSchool團隊)

二、教學方法—動手設計、賦予新義

Robert Verganti曾說:「Design這個字源自於拉丁文的『Designare』,原義就是英文的Designate(賦予),賦予一個物件或一件事的意義。設計不是外觀,不是風格,不是技術,也不是功能。Design是人們賦予這個產品的意義,設計就是意義的創新。」

「設計思考」即是用設計師設計產品的思維模式來思考,「人生設計」則是以「自己」為使用者,設計自己的人生。我們結合史丹佛大學「Designing Your Life」與Design Council 所提出的雙鑽石設計服務設計流程(Double Diamond)。雙鑽石設計服務設計流程主要分為探索(Discover)、定義(Define)、發展(Develop)和執行(Deliver)四個階段來回(Iterative)進行設計。

簡要說明如下:

教育園丁的話圖片設計人生模組(ReSchool團隊)
設計人生模組(ReSchool團隊)

(一)探索(Discover):透過「好時光日誌」,以自己為研究對象,找出享受當下的片刻,追尋能讓自己專注且帶來活力的事物。透過「找路地圖」,回顧以往走過的軌跡,為它賦予意義。

教育園丁的話圖片分享好時光日誌(麗山高中)
分享好時光日誌(麗山高中)

(二)定義(Define):重力問題是既存事實,無法對之採取任何行動,若是被視為要解決的問題,人們只會撞得頭破血流,卻沒有任何改變。教導學生辨別重力問題,並重擬問題,問題對了,結就容易打開。

教育園丁的話圖片學習定義問題(麗山高中)
學習定義問題(麗山高中)

(三)發展(Develop):運用Persona Plan,培養學生對未來不同的想像,如果人生有三個版本,五年後的你,想創造哪三個劇本?讓學生理解自己對於未來能有不同選擇。未來的想像越具體,這個未來越有可能成真。

教育園丁的話圖片想像自己的Personal Plan(政大職涯月設計人生工作坊)
想像自己的Personal Plan(政大職涯月設計人生工作坊)

(四)執行(Deliver):鼓勵學生展開「行動的第一步」,選定目標後,寫下回家就可以做的事,馬上行動,並評估過程。行動的過程中,需要夥伴互相激勵,也需要建立人脈,指引迷津,師長、教授、長輩等都是學生的人脈,鼓勵學生多方詢問學習。

教育園丁的話圖片分享自己的計畫,尋找人脈(政大職涯月設計人生工作坊)
分享自己的計畫,尋找人脈(政大職涯月設計人生工作坊)

三、應用反思—以愛推廣、終身設計

設計思考的精神在於「及早失敗,不停迭代」。設計人生是從認識自我,抓出關鍵問題,發想最美好的未來,透過快速測試來收集測試內容,最後回頭修正並擬定下一步行動計畫。我們經過多場大學工作坊的實戰經驗,也實際應用於筆者的任教班級,以週記與團體活動課程陪伴學生探索自我,不僅可做為學習歷程檔案及備審資料,也可建立學生終身的設計習慣。二年前任教導師班的學生畢業後,回饋筆者——現在在大學教授也使用這套方法引導他們,感謝老師當年的引導,讓他們獲益匪淺。

今年九月與臺北青年職涯發展中心合作,舉辦「高中職教師職涯工作坊」,推廣「人生設計」於全國高中職教師,我們都是人生設計的引導師,設計是愛,讓學生找到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是最幸福的事!

教育園丁的話圖片高中職教師職涯工作坊(臺北青年職涯發展中心)
高中職教師職涯工作坊(臺北青年職涯發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