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75 期

永春幸福學。幸福學永春---全國教學卓越金質獎


臺北市立永春高中/張云棻、柯靜蓉、潘宜均、潘玳玉

瀏覽次數:4183

夢起

許多人問我,我們都好希望幸福,好想教學生獲得幸福,但該怎麼教呢?這確實是件不容易的事,五年前看到永春孩子有許多生活困擾;不會關心別人;對未來沒有方向,老師因而有許多挫折的現象,我們花了五年時間找到屬於永春孩子幸福的解方,發現學生一定要學會自主、互助、共好,才有機會幸福。

一路走來,我們從最初的5位夥伴,到現在高達56位教師的學習社群,並完成一整套課本,讓老師有信心上一門沒有課本的校訂必修課程-永春幸福學。

築夢

一、Why-為什麼需要幸福? 幸福可以帶來什麼改變?

我們以終為始,從根本解來處理系統性的現象,認為當學生的身心健康了,就有更多時間積極關注自己的學習與生涯,自然就能愛生活、愛生命、愛生涯,達到幸福。

二、What-不同的人對幸福的定義有差異,那永春的幸福是什麼?

我們認為專屬永春高中生的幸福是透過練習、實踐與選擇,讓生活愉悅、生命美好、生涯精彩。

三、How-怎麼做才可以達到永春幸福學的目標

要讓學生有愛生活、愛生命、愛生涯的能力去對應前述的問題,並發展出三個主軸課程,課程下各有三個主題單元,可依需求靈活組合使用。

圓夢

主軸一:愛自己愛生活—健康生活行動方案課程。

讓學生透過身心檢核表覺察自己的生活困擾,並依據學生需求分別選擇飲食組、運動組、心理組後重新編班。課程設計讓手機變工具,透過健康方案的不斷練習及與不同的人合作,學生放下抗拒,改變態度開始有了生活主控感,提升生活品質,開始愛生活。

主軸二幸福微革命—利他服務實踐方案課程。

從認識幸福到實踐幸福,理解幸福對生命的重要性,在服務前增加服務情境的模擬,產出客製化的服務方案。我們克服困難,找到3種類型8個以上志同道合的服務機構合作。學生表示原來自己就被幸福包圍著,且有能力帶給他人幸福,進而擁有美好的生命。

主軸三:構築未來幸福感專題—專題研究課程。

扣合幸福學,發展出理財、媒體識讀、數據奧妙等8個研究主題。課程中實作的探索過程、表現形式、個別輔導都多一些,降低專題研究難度並轉化成行動方案。透過班內小成發、跨班大成發、線上成發或IG虛擬博物館,讓學生走出校園,增進福祉,學生有信心影響他人與社會,進而擁有精彩的生涯。

在教學經營上,透過適性化、情境化、多樣化、數位化、雙向化與協同化六大策略,豐富學生的學習藍圖。學生在教室內運用情境設計或AR模擬、走出校園踏查、發展大屏及手機當載具,學生自編數位教材當老師、幫社區小學生導覽濕地、教阿嬤用手機。

在學習表現上,重視學生的優勢能力,學生可選擇影片、新聞、布展、簡報、書面或雜誌風格等呈現學習成果。透過尺規評量品格力、關懷力、溝通力、行動力、探索力及自學力六種校本核心素養的達成。

在績效推廣上,編製完成五本教學手冊,學生搭配新課綱課程有聚焦、深化的展現,學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幸福。老師們回到「學生個人」及「人的本質」的堅持獲得肯定,大家更願意合作與嘗試。課程獲邀上百場的分享與報導,到全臺灣的學校及機構進行課程推廣,每年擴及2千多人。

展夢

永春幸福學方案受到高度肯定,獲得全國教學卓越獎金質獎的最高分,原因有:高達全校1/3教師加入課程、社群運作多元化克服跨科團隊的困難、發展出校本核心素養評量尺規、課程主題具挑戰性,符應未來趨勢、可全面推廣到各教育階段、教學設計重視學生的選擇權及個別化的差異教學。

如果您想讓幸福擴散,一定要清楚自己的信念,這樣就能擁有強大的力量去看到困難背後的機會。當老師的我們就是陪著學生,提供策略與鷹架,讓學生感受到希望,學生就能一步一腳印,找到最重要的愛,往幸福的方向前進,這就能落實108課綱的自發、互動、共好及邁向2030年OECD的永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