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的世界經濟論壇WEF的《未來工作報告》中,提到如何釋放人的潛能,以因應未來工作的需求,這樣的觀點在教育的現場何嘗不是應該更被加以重視嗎?108課綱中我們不斷談到素養教學,但可惜的是:多數的氛圍一樣被升學所綁架,甚至我自己都懷疑過,這樣的現場何時才能改變?還能走下去嗎?
在這樣的思維下,我們邀請一些領域的老師,重新檢視情境脈絡化的學習與整合知識、技能與態度。我們發現在學習的歷程、方法與強調實踐力行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是可以激發學生能力的方向,可以鼓勵孩子挑戰自我的契機。
所以,我們思考如何幫助教師與學生架構新的鷹架(如圖1),如何為學生創造出新的學習情境,也協助老師整合跨域平台。過往,學校在彈性課程方面,七年級已經有「臺北城太守」(英語)及「弘道鄰居」(公民),在八年級部定課程則有童軍的定向運動。因此,我們將整合這三個面向,輔以社會領域的知識,架構課程主題~話我城中,而此城中的定義會是以臺北城內的相關古蹟文物為主。但我們也鼓勵學生可以從城中出發,探索鄰近其有興趣的探究地點,以擴展學生的學習區域。讓學生展開強調歷程建構與實踐力行的田野調查,為學生奠基帶著走的學習能力。
於是我們設計了三部曲的自主學習:
一、 首部曲:完成下面二道(剝皮寮圖2、中正紀念堂)實境體驗的解謎關卡。透過實境解謎,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分析力、整合力,同時提醒孩子注意下面的相關事項:
(一)細心看好題目再問什麼內容? (二)用心觀察周遭的各個場景,並找到解題需要用的線索,並能正確解讀這些線索。 (三)耐心分析妳(你)找到的線索,並配合題目進行各種推理(發展解釋)。 (四)決心挑戰自我發掘自己的潛能。
二、 二部曲:選擇自己喜愛的景點或主題,進行相關資料的蒐集與整理。
(一)要探究這個景點的主題是什麼要先確的,如是要以時間、空間、對象哪一個為主要釐清。這樣才可以想出你要去研究或是調查或是探討的目的是什麼? (二)舉例來說:如果選定地點是二二八公園。 1.時間上:想要了解二二八公園的演變(歷史沿革),還有這些變動的因素是什麼? 2.空間上:二二八公園的空間規劃與土地利用? 3.對象上:在二二八公園裡,有什麼值得介紹的地點與其特色是什麼? (三)進行相關資料收集(有圖有文最好),可以現場、網路(但記得要標名出處,而且要經過整理,不可以直接抄過來,以免觸犯著作權)。 (四)或是你選定主題後一直沒有辦法確認自己要調查方向,建議妳(你)可以用曼陀羅思考法(摘自:http://acadeck.com/?p=511)。其理論主要依據「放射性思考法」和「螺旋狀思考法」二種思考技術來進行學習層次提昇的思考策略。
三、 三部曲:成果展現,有以下幾種模式。
(一)繪製自己調查景點的地圖,可以手繪、也可以在網路上捉圖編修,最後將自己調查這景點的內容呈現在上面(如圖3)。 (二)專題報告(類似小論文):裡面要有這些內容。(https://www.shs.edu.tw/essay/) 1.研究動機與目的 2.相關文獻探討 3.研究方法 4.研究結果 5.結論與建議 6.參考書目
最終,期待孩子能學會活用自己的知識與跨出行動的那一步,課室不只有在學校,更具能量的學習在自己去發掘下的收穫,也期望孩子們能在這樣的引導下,學會統整、分析、應用與講的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