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78 期

誰偷走我的教室


謝明燕/臺北市東門國小校長、臺北市立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瀏覽次數:639

教室是學校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的空間,它是不是專屬於哪位老師呢?這引發我的思考與想像。不過下文中所論述的事情,會因為各個學校不同的條件,出現不同的問題。

聽聞一些學校要辦理課後社團或者課後照顧班,往往為了協調上課教室,行政人員費盡腦筋。如果校園中還有閒置的教室,這樣的問題比較好解決;如果學校的教室空間不足,那真的就非常費心與焦心了。學校空間不足,公共場地的使用往往必須登記、申請,同一個時段可能有不同的處室或者班級要使用,容易造成場地使用的衝突。反之,在小班小校,往往有一些閒置空間出現,但學校整體資源可能較為不充裕。聽聞有個善心團體將錢捐給某個學校,要給經濟較為弱勢學生的學雜費;因為善心團體的好意,多給了原先需求的2倍經費,原意是上下學期一起用,結果學校挪作聖誕節的慶祝活動費用,下學期開學又跟善心團體申請經費,這引發了大家的討論,學校可不可以將善款作為慶祝活動使用?後來善心團體的做法,仍然再給一次剛剛好的經費,但是來年就不再給予協助。大校有大校的困擾,小校有小校的困境。

另外,學校有些對外的比賽的項目容易發出聲音,例如合唱團、管弦樂,往往必須利用中午休息時間或者下課後的時間練習,練習時難免發出一些聲響。這時候,其他老師能不能因為這些聲音,影響他/她中午的午休時間,就要求而且希望學校行政單位禁止練習呢?學校是因為學生而存在的,是學生的學習活動重要?還是老師的休息時間重要呢?有一種可能是如果老師沒有好好休息,也許會影響下午的上課情緒。不過,當學生沒有好的學習表現,加上少子化,也許一些老師會因為減班而必須調動至他校。而校園的許多閒置空間,甚至於必須被政府其它單位移作他用。校園空間資源屬於教育公共財,從大方向看,校園閒置空間資源的利用,是社會趨勢使然,也是學校必須面對的現象。記得有一次我到一所國小參觀,那原是一所近2000人的大校,但目前學生只有200多人,後面一大排教室已經被政府徵收,更改為是長照中心使用的空間。

教育園丁的話圖片活化教室空間作為高齡長照據點
活化教室空間作為高齡長照據點

校園圍牆外的世界又是如何呢?當企業界或者私人公司,逐漸走向共享辦公室(Coworking Space )也稱為共同工作空間,相對於有自己獨立空間的傳統辦公室,它沒有獨立辦公室出租,是一種「共享經濟模式」。在一個開放且寬廣辦公空間,與其他小型公司、團隊或者個人共享辦公空間或辦公桌椅,且提供比商務中心更短期彈性租賃服務,及完善的人脈網絡系統、辦公室設備及專業的秘書服務。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閱讀共享辦公室與傳統辦公室差異在哪? (取自https://blog.daoteng.org/)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甚至於現在,校園會是「共享校園」,和其它單位共用校園;而教室也會有更多開放的可能,是「共享教室」的概念,老師不能說那是我的教室,其它人不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