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84 期

青銀共學、世代共融、揪幸福


南華大學 研發處副處長 賴英娟

瀏覽次數:386

由於台灣社會人口與家庭結構高齡化、少子女化的趨勢變遷,使得青銀共學、世代共融格外重要。目前人人不僅要面對老年居住與照護的壓力,同時少子女化亦反應家庭養老功能的弱化,以及新時代家庭觀念的改變。因此所有人需打破傳的社會觀念,需透過把不同背景與能力的人聚集在一起,彼此相互溝通、接納、欣賞、學習及尊重,共享社會的權利與義務,如此方能達到友善共融的社會。

此外,為達到世代共融,在各級學校相關課程中,應融入並推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倫理觀與社會價值觀,如此才能創造不同世代的相知、相遇、相惜,並且創造共享、共融的生活環境。然而欲達到世代共融,則需透過青銀世代彼此不斷地共同學習與成長。因此,筆者建議可透過以下幾個可行方案,分述如下。

一、推動社會服務參與,提升學生自覺關懷力

教育園丁的話圖片
教育園丁的話圖片世代共融、共學捏麵DIY樂無窮
世代共融、共學捏麵DIY樂無窮
教育園丁的話圖片包粽高手,傳承古早味
包粽高手,傳承古早味

二、增加服務學習課程,體驗不同社區文化

各級學校可增加服務學習課程,讓學生體驗不同社區文化,藉由親身體驗不同社區發展的特色,促使學生擁有不同的生命與教育的價值與體驗,提升學生覺察自我探索歷程。誠如百齡高中為培養學生關懷在地文化及本土意識,每年都舉辦校本特色課程「齡基一動-社會領域三腳渡闖關」,該活動是由社會、健體、藝文、自然與科技領域教師合作規劃課程,讓學生於士林區三腳渡碼頭進行分組闖關,將課程知識與三腳渡的人文歷史特色結合,引導學生於闖關活動中,能夠體驗與傳承在地歷史文化之美,激發學生積極求知精神與社區關懷意識。

三、推動在地服務計畫或USR計畫,善盡社會責任

教育部於106年開始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鼓勵學校提出「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計畫),推動各大專校院實踐社會責任。因此,各大專校院亦會結合高中職學校,以培育對在地發展能創造價值的學生,希望能讓學生感受到「被社區需要」,進而發展出凝聚區域發展的認同感。因此,不論各級學校皆可透過推動在地服務計畫,透過非正式學習活動讓學生走入社區服務,同時,藉由走入社區服務,以體驗不同的生命意義與展現社會關懷的人文精神,善盡社會責任。

四、激發學生學習潛能,展現多元學習

當學生透過自主學習、服務學習,以及學校所安排的探索課程及各類探索活動課程,以激發潛能、認識自我與展現青春活力。此外,學校亦可透過提供學生多元學習舞台,讓學生展現其學習過程中的心得感受及成果展現,進而激勵學生潛能、共享其多元學習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