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臺北市面臨韌性城市、都市競爭、高齡化、少子化等議題與挑戰時,都市發展計畫中的EOD已然成為一大重點。而透過以教育導向的學校改建,導入EOD(市有建物及用地整合運用導向之都市發展)之概念,係為了顧及教育(Education)、經濟(Economy)、生態(Ecology)、公平(Equity)及都市進化(Evolution)等5E原則,並特別針對具有潛在發展核心之地區,進行整合資源運用及長程規劃,讓學校土地及建物運用重新布局及配置,進而提升土地及空間的有效利用,以滿足學校教育及多元的公共服務。
雙永國小於民國111學年度正式揭牌運作(前身為永春國小及永吉國小合併),現有校舍多已老舊,且大部分校舍屋齡已逾50年。受限於老舊校舍格局,各種學年活動、實驗計畫及協同教學等課程,往往必須遷就現有空間,教學效果甚受影響。因此,學校企盼透過改建,重新打造一所具有未來科技與國際化的優質小學,提供學生更合宜之學習空間。
基於學校教育需求及EOD之規劃設計理念,學校改建過程除了積極因應「少子化高齡化」、「都市機能老化、建築老舊」、「公共設施分布不均造成服務機能不佳」、「土地使用效率偏低」等重要課題,另外,為積極提升教學品質及整合校地運用,以提供多目標導向之使用,需透過校園重新整合規劃,新建多目標使用大樓以滿足教育、社福及社區需求,一則改善學校校地不敷使用、教室老舊不勘使用、教學區使用不易等之困境,再者,透過活化更新校園空間,置入社區服務設施,更能有效利用市有土地,以符合現今終身教育趨勢,邁向永續教育之目標。
今日之校園與社區關係越趨緊密,可謂資源共享榮辱與共。學校因學生而存在,而學生來自於社區,因此,校園的存在與社區之間實有密不可分之關連。換言之,校園改建若能創造最大化之價值與功能,對於社區發展便有決定性之影響與引導作用,無論學校社區化或社區學校化,都能取之於學校(社區)用之於社區(學校)。透過整體校園規劃,並導入教育、經濟、生態、公平、進化(5E)之規劃原則,除可帶動周邊地區共榮發展,一條龍(全齡層)之教育服務,更能讓學校成為教育、社福及休憩等資源中心角色,落實以「社區小學」為發展之藍圖,讓雙永國小成為社區公共服務新據點,成為未來社區發展之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