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91 期

正視社交障礙-關心每一個孩子的人際需求


曲智鑛/陶璽特殊教育工作室創辦人、臺灣特殊教育工作推廣協會理事長

瀏覽次數:435

學習和人際關係一直以來都是學生時期最重要的大事,很多時候人際互動更是直接影響孩子多自我的評價,以及對於學校生活適應的表現。

根據統計大約有三成的青少年覺得要發展或維持有意義的友誼關係是困難的,坦白說,這個數據高的嚇人,換句話說,差不多每三個學齡階段的青少年就有一位自覺有人際互動的困擾。而常見的原因一個是同儕的排擠,另一個是在社交互動上被忽略。這些為社交問題所苦的孩子外顯的行為表現通常是社交障礙、害羞、焦慮、情緒行為問題、神經發展問題…等。

研究數據也顯示有15%的青少年在學校受到同儕排擠,受排擠的原因很多,像是社交技巧不佳、明顯地與眾不同,或是有不適當的社交行為,像是突然插入別人的交談,只說自己有興趣的不顧他人感受,或是有情緒行為問題。而其餘15%的青少年常是在社交場合被忽略的一群。社交障礙的型態是社交退縮與孤立,而這樣的狀態多半會從青少年持續到成年階段。

社交上被忽視的青少年往往無聲無息,在學校很少人會注意到他們,有時候甚至連老師也不會注意到他們。他們極少主動接近別人,更少在交談中發言,他們顯得既害羞又退縮。他們就像是被遺忘的人,總是靜靜的獨自一人,不打擾別人,讓人察覺不到他的存在。然而,有許多這樣的青少年一樣仍渴望交友和與他人維持友誼,只是對他們來說這個目標要靠自身能力達成非常不容易!

教育單位應該可以如何協助這些有社交困難的孩子呢?

第一、藉由制度關心每一個孩子

初級輔導工作是校內每一個教職員的責任,平時工作若只從班級的角度考慮切入很容易不小心就遺忘那些安靜不起眼的孩子。建議老師們可以從班級經營著手,讓我們日常的工作中能和自己任教班級中的每個孩子有一對一互動的機會,時間不用長,只要簡單的談話與關心,對於這群有社交障礙的孩子來說就是非常大的鼓勵。

第二、透過課程與活動有意識的培養孩子們的社會技巧

校園內有近三成的孩子擁有社交互動困難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有意識關注,108課綱談的自發、互動、共好不能只是口號。教育工作者應更有意識的在課堂內、活動中導入社會與情緒學習、社會技巧等概念,支持有社交障礙的孩子適應學校生活。更積極的介入也能有效預防校園霸凌的風險,創造多元價值的友善校園。

第三、普特輔合作,及早協助孩子的個別需求

許多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像是自閉症、情緒行為障礙、甚至學習障礙因其特質都具有明顯的社交困難,過去的特教輔導模式常會將這些孩子抽離原班級進行社交訓練,不過根據研究可知這些孩子的類化能力不佳,實務工作中也常發現在資源班好好的,回到原班級又會有狀況。社交互動訓練最好的訓練場是在原班級的學習時間,包含上課時間的分組活動,也包含下課時間的同儕互動,若是特教輔導人員能在必要時入班協同原班級教學,將能突破現在服務模式帶來的限制。

在學校環境中感到孤單、孤獨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在筆者的輔導經驗中,這些孩子多半都不是自願性處於這樣的狀態。創造友善、共好的校園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的,我們還有很多可以努力的。

參考資料:

交友的科學:幫助青少年與青年改善社交技巧

教育園丁的話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