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94 期

陽光學園田園樂 跨域學習更有趣


臺北市立內湖國中葉琬姿老師

瀏覽次數:544

因應108課綱實施,在七年級課程中,自然領域團隊結合校內資源,設計了一門跨領域教學課程—生物探究實作,課程強調在自然學科學習基礎上,進行跨領域的統整性教學,以培養學生具備面對現實生活問題及未來挑戰的能力。配合本校的願景「健康、明理、關懷」,結合永續發展以及食農教育,透過獨特的小田園環境設計校本課程。課程設計的核心理念是,透過資料蒐集、設計實驗並動手實做,培養學生關懷本土的糧食議題,學習用最友善地球環境的方式,來栽培有益健康的雜糧作物。

跨領域課程的是否能順利執行,係仰賴學校行政的積極協助,本校由學務處計畫協助購買培養土與種植工具,共同維護小田園的整潔環境;教務處則支持採購雜糧與種子;總務處團隊則進行環境與雜項的協助,如菜園圍網破洞的修繕與解決鼠害問題;輔導室則是提供烘焙教室進行發酵實驗、烘焙成品以完課程探究。任課老師提出的各種教學需求,都能立即獲得協助,是這兩年課程得以順利執行的關鍵。

教育園丁的話圖片學生觀察種子並用平板查詢,搭配彈性課程手冊的資料,回答出雜糧的名稱。
學生觀察種子並用平板查詢,搭配彈性課程手冊的資料,回答出雜糧的名稱。

學生著手栽種雜糧之前會先進行室內課程,課程中介紹有機農法種植雜糧的優點,以及減少化學肥料對健康與地球環境產生益處。透過認識產銷履歷、生產溯源概念,探討食物生產流程,強化學生的食安觀念。一系列的課程安排包含知識理論與親手體驗,將食農教育融入課程中。

教育園丁的話圖片學生整理小田園,採收的地瓜葉帶回家與家人分享。
學生整理小田園,採收的地瓜葉帶回家與家人分享。

在課程中,以認識全榖雜糧為起點,指導學生認識雜糧的種類與食用的好處,學習辨識雜糧種子與友善環境的種植方式。另一方面,透過閱讀文本認識番薯與馬鈴薯的起源與歷史發展,進而了解這兩種臺灣常見的根莖類作物在台灣種植的現狀。接下來,為了要成為科學小農,學生透過分組討論,設計實驗探討在何種條件下,雜糧作物的生長結果較佳,並擬訂詳細的種植雜糧計畫。經過數個月的努力,學生收成雜糧後可以學習將其製成食品,並規劃一份食譜與老師同學分享結果,享受著快樂小農收成。

教育園丁的話圖片學生將收成的馬鈴薯清洗乾淨,以便測量生長結果。
學生將收成的馬鈴薯清洗乾淨,以便測量生長結果。

收成以後,設計實驗介入烘焙課程,以收成的作物製作麵包:學生根據酵母菌的發酵特性來設計製作麵包的實驗,可將種植的雜糧作物加入麵包中,並將成品與同學分享。在餐桌上的生物學這單元中,學生有了生物分類學的知識,也經歷過種植雜糧課程後,在家中練習分析自家晚餐的組成,並製作簡報分享分類結果。最後一堂課,結合本學期各課程主題,學生分組介紹一種台灣的農產品,探索家鄉食材味,做出臺灣農產地圖。

教育園丁的話圖片分組進行發酵實驗的探究,並成功製作麵包。
分組進行發酵實驗的探究,並成功製作麵包。

在這門跨域課程中,學習內容橫跨生物、家政與健康教育,同時配合108課綱的探究與實作精神,訓練學生能將科學方法應用在探究雜糧生長與製作雜糧麵包的任務,在實作過程中,實踐科學方法。透過本課程,學生能發揮創造力、學習力與行動力生產既健康又友善環境的雜糧,並在發表課程成果的同時磨練思辨力與表達力,在情意教育方面,也希望學生能珍惜餐桌上的每一份食物,感謝養育我們的生命之母-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