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96 期

AI時代與品格教育的未來想像


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游振鵬

瀏覽次數:955

壹、AI與後人類思潮的交會

Kissinger、Schmidt與Huttenlocher認為,AI是指機器可以進行那些原本需要人類智慧的任務;機器學習是指科技獲得知識與能力的過程,而機器所需的學習時間往往比人類短,所以已經廣泛應用於各領域。電腦科學家與工程師開發了多種科技,特別是運用「深度神經網路」的機器學習法,產生人類以前未曾想到的洞見與創新,並生成過去必須由人類才能創造出來的文字、圖像與影片。因為有新的演算法,而且運算能力越來越強大,AI逐漸無所不在。人類自以為具備理性而優越,這方面將受到AI的挑戰,未來AI將與人類智慧相匹敵,甚至有可能超越人類智慧,創造嶄新的時代(葉妍伶譯,2022:18-31)。

有朝一日,當AI逐漸無所不在且與人類密切協作、共生時,則將邁入「人機合體」的後人類境況。關於人機合體的定義,蘇永明(2022,2)引述N. Katherine Hayles(賴淑芳、李瑋柏譯,2021,55)之言:

在後人類中,存在的身體和電腦模擬之間、控制機制和生物體之間,機器的目的論(teleology)和人類的目標之間,沒有本質上的不同或絕對的分野。

當今人們使用智慧型手機、各類社交網路、各種行動載具等,顯示逐漸有人機合體的現象。Donna Haraway在1960年就使用「賽伯格」(cyborg)一詞來說明人機合體。今日各種穿戴式的高科技,經由人體指紋、聲控與意識控制等感應裝置不斷連接起來之後,Haraway「賽伯格」的預言似乎越來越可能成為事實(蘇永明,2022,2-3)。

貳、AI持續進化下品格教育之未來想像

從今以後,可以預見AI將不斷進化、突破,從後人類思潮的角度來看,人與AI/機器的界線會越趨模糊,人與AI/機器可能會逐漸合一,那麼未來的教育應何去何從?未來的品格教育圖像為何?Siddiqui(2016, 66)提出頗具啟發性的主張:就後人類主義脈絡下的教育課題而言,首先,學生的定位將處於人類到非人類(human to non-human)的邊界,教學時也需跳脫人類中心的意象,而包含著他者,如:動物、技術、地球。其次,在教導社會正義的概念時,不能僅涉及人類的正義,而應包括動物及其他地球產物的正義。第三,如同Snaza所言,教育將被視為引領教師、學生、研究者等遠離成為人(away from being human)的過程,也導引我們遠離穩定的、可預測的、已教化的公民世界,而是引領我們朝向未知。因此,Snaza建議我們可透過閱讀各種不同的文本,以了解傳統以來有關「人」這個概念,如何導引我們誤解、迷失自身與世界的關係;事實上,「人」這個概念我們需逐漸離開,而不是最終目的(telos)。綜言之,我們宜以不同方式欣賞這個世界,從而在人際外與人際間的(intra- and interpersonal)主體性問題上,搭建教育學橋樑(引自游振鵬,2023,77)。

藉由上述觀點,本文嘗試分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議題融入說明手冊》中的「品德教育」議題,其「學習主題與實質內涵」的「品德發展層面」指出:

品德教育需要增進個人、社會、自然與世界等多元層面的發展,包括:良好生活習慣與德行、自尊尊人與自愛愛人、溝通合作並維繫和諧人際關係、重視群體規範與榮譽、關懷生活環境與自然生態永續發展、關心在地與全球道德議題並增進公民意識與行動等(國家教育研究院,2019)。

持平而論,此一論述在尚未真正進入「人機合體」的今日,堪稱周全可行;然而,未來AI不斷進化、人機逐漸合體之後,此論述就難以擺脫人類中心的困境,例如: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與德行、自尊尊人、自愛愛人、溝通合作、維繫和諧人際關係、重視群體規範與榮譽……等,大抵是從人類的角度出發。事實上,AI與後人類思潮交會下的品格教育,乃是以生態、地球為核心,關照一切人類、非人類的萬物而開展出來,這將是AI時代與品格教育的未來可能圖像。

參考文獻

Kissinger, H. A. & Schmidt, E. & Huttenlocher, D. 原著,葉妍伶譯(2022)。AI世代與我們的未來:人工智慧如何改變生活,甚至是世界?。新北市:聯經。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9)。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議題融入說明手冊。臺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游振鵬(2023)。批判的後人類主義與當代人工智能的教育反思。載於楊洲松、黃嘉莉、王俊斌主編「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發展與挑戰」。臺北市:學富文化。

蘇永明(2022)。後人類時代人機合體下的人文主義教育。載於楊洲松、王俊斌主編「2050年臺灣教育願景:教育價值與學校功能的重建」。臺北市:學富文化。

Siddiqui, J. R. (2016). Restyling the humanities curriculum of higher education for posthuman times. Curriculum Inquiry, 46(1), 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