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97 期

推動國際教育實施經驗分享-以龍門國中為例


洪國峰/臺北市立龍門國民中學校長

瀏覽次數:297

緣起

自2013年起參與英國文化交流協會所舉辦之世界河流計畫,在龍門國己經撥下國際教育的種子;2014年起申請教育局ISA國際學校認證、以及教育部學校本位SIEP計畫,持續積極推動學校本位國際教育活動。透過教學與活動課程的設計,讓學生體會「尊重多元文化、重視國際移動力、成為全球公民責任」的國際教育理念,藉由領域課程與活動讓學生開啟更寛廣、更多元的視野。

國際教育議題融入課程實例

學校各領域早就有屬於自己的特色活動或課程,將國際教育概念及議題融入教學課程中,讓學生更能深刻體認到國際教育的重要性。以「龍行寰宇公民行動」課程為例,其包含:龍門說書人、城市風情畫、世界小公民等3個活動,旨在透過探討教育、環境、人權等議題,藉由愛護鄉土與關懷世界等系列單元,從認識本校特色文化及臺北市城市風貌開始,延伸至全球議題關懷,結合學生生活之在地經驗,落實於日常生活情境中,培育學生認同在地文化,認識國家價值,關注全球議題及溝通合作的技巧,加深加廣孩子們探索世界的動機及尋求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孩子對國家文化的自信與全球視野。

活動一「龍門說書人」

龍門國中校園內有座落成於1897年的閩式三合院古蹟「黃宅濂讓居」,此活動以古蹟文化遺產為教材,強調跨領域學科整合,透過認識古蹟建築的科學與保育、古蹟文化書寫、藝術創作、中英語導覽訓練、古蹟音樂會、古蹟燈籠製作等情境學習的課程設計,建構知識於日常環境脈絡中,建立其環境保育、歷史文化知能,讓孩子實際體會校園古蹟之文化傳承意涵與價值,並與國際友校進行學校生活文化交流,體驗學習文化的差異,瞭解尊重文化差異及國際禮儀的重要性,進而提升其國際素養。

教育園丁的話圖片
教育園丁的話圖片
教育園丁的話圖片

活動二「城市風情畫」

臺北市與大安區有豐富的人文歷史,本課程藉由大安區走讀、臺北市古蹟踏查、臺灣博覽會,讓學生能認識在地的文化特色,理解臺灣歷史脈絡、文化傳承與國際社會互動關係,探討SDGs永續城市發展議題之理念與意義。亦透過與友校交流課程,介紹在地之美,認識世界其他城市特色,培養其英語簡報與跨文化溝通技巧,引導學生從自身生活經驗連結,思考如何愛護在地文化資源,彰顯國家價值,並培養其跨文化議題探討力,引導其關懷且尊重世界族群文化多元性。

教育園丁的話圖片

活動三「世界小公民」

臺灣地理面積屬於小國,卻有潛力成為人權大國。本課程藉由國際人權週書展、講座、任務活動與相關教學,讓學生看到臺灣與全球人權議題,了解世界不同地方的文化與人權困境,並藉此反思,定義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責任與意義,開啟更深層的生命體悟。世界人權活動不僅拓展學生國際視野,使其具備全球意識,增加對世界文化有更深化之瞭解與關懷,更培養學生具備國家意識與責任感,使其成為負責任的全球公民。

教育園丁的話圖片
教育園丁的話圖片
教育園丁的話圖片

感想

波蘭文學大師卡普欽斯基曾說過:「越過自身經驗的邊境,就是世界。」學生年輕的生命經驗有限,因此,「閱讀」,是一場華麗的探險,藉此可以跨越自身的生命經驗;然而,「交流」就是打開一條通往全世界的道路,透過國際教育課程與活動讓學生可以開啟學生的視野、增廣其國際素養,亦提昇學生們的國際觀,更期望未來龍門學子能在世界上發光、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