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是108課綱的重要內涵,課程中每週多有規劃「彈性學習時間」,新課綱「自主學習」的精神是讓學生自己決定有興趣的領域或主題,規劃學習進度。在中學,配合升學所需的學習歷程,學生每學期要提交一份有主題的自主學習計畫書,學生可以自己決定要學習的主題,依照自己想要的進度和方式學習。
自主學習的主題,都由學生依自己的興趣、專長或好奇的領域,自行決定,可以一人單獨執行,也可與其他同學合作完成。例如一組學生,以樂高機器人為主題,先研究如何組裝車子,再架設避走跑道,然後寫程式驅動看看怎樣讓速度更快,這整個過程就可寫成一份完整的成果報告。
除了中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有沒有可能從小學就開始培養,而不是到了中學才有自主學習的思考?小學就有科展的比賽,學生學習到參展的過程,也都類似自主學習的過程,只是通常只有少數學生有機會被老師指導,今年113年四月,台北市所有的學校在教育局湯局長的大力鼓吹下,所有的學校都執行了翻轉學習和自主學習,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就是從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理念的實踐。而且也延續了湯局長以前提出的「不要老師規定寒暑假作業」的政策,將假期的學習自主權回歸學生。
筆者回想在40年前擔任老師的時候,曾經在擔任級任的班上實驗過每天早上八點到八點四十分不規定早自習,讓學生自己找一個他想要學習的事情來做,在那個年代學生很少能夠自己想像出要做什麼,剛開始學生都在教室發呆,家長也來反應為什麼老師不規定早自習的作業。實施了一個月之後開始有學生用這個時間吃早餐,也有學生把昨天的作業留到這個時間才要寫,有學生想到他要到操場上面去打球運動。但是那個時候的學生要經過一個月的時間之後他們才能找到自己要自主學習什麼。
今年教育局的大力鼓吹,筆者就很好奇現在的學生是不是比較能夠自主學習,臺北市延平國小規劃了兩個半天的時間七節課,提供兩個場地由學生自己報名他所要表演的學習成果,也請老師和許多志工家長協助,開放所有的教室、運動場、游泳池和藝能科的教室,讓學生隨時可以變換他想要去的地方。 結果發現有一大半的學生跑去看表演,其他的學生各自就在運動場、美勞教室、音樂教室,甚至是在走廊上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運動場上面打球的小朋友大概只有第一節人數很多,到了第二節課就只剩下少許的小朋友在運動場上了。其他的都回教室休息一節課。第三節有小朋友找老師陪他們打籃球三對三。藝能科教室和在走廊上的學生,反倒是可以支撐三節課的時間,都還不會感到無聊或是疲倦。
在延平國小比較特別的是,有一位特殊教育的學生喻子揚,因為有這個機會表演,所以他的媽媽和他都很興奮,把爵士鼓老師也請到學校,整套的爵士鼓樂器也搬到學校來表演,後來還得到了國語日報的專訪報導。自主學習,不但帶給普通學生有一個自我展現的機會,也對特教生提供了一個自我展現的好機會,從這一次的經驗也更能肯定教育局讓自主學習和翻轉教室從小學就開始,確實能夠帶給小朋友自我學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