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齡高中在數位學習領域的發展可謂卓越且富有前瞻性,百齡不僅致力於提升教師數位科技之教學效能,更強調學生學習的快樂與自主性,並期許透過智慧科技翻轉教學,以取代傳統教學模式。因此,百齡高中自103學年度起,即系統性地申請各類數位學習相關計畫與補助,不僅僅於資訊設備上的挹注,更包括數位師資培育與養成、翻轉教學模式的創新與研發,以及形塑智慧互動、無所不在學習的新世代學習方式,期許打造智慧科技百齡園,培養學生成為數位與自主學習的終身學習者。
百齡高中近年來在數位學習的推動成效顯著,且獲得許多殊榮與肯定。例如:在107年榮獲臺北益教網上傳教學資源排行第二名,109年更榮獲臺北市行動學習智慧教學學校認證「銀質獎」,並於111年再度獲得「金質獎」的殊榮。上述之獎項不僅是對百齡於數位學習推動上的肯定,也展現百齡高中持續推動數位學習與自主學習的創新決心,且此努力更使得百齡高中逐步成為臺北市的數位學習標竿學校。
首先,百齡高中提出「數位自主學習,智慧學習翻轉」的核心理念,強調科技輔助下的自主學習模式,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透過行動裝置、數位工具與互動式教學平台,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並且能夠針對個人學習需求進行調整。百齡高中從行動學習的基礎入手,開始推動行動載具的使用,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隨時隨地進行學習,打破教室的空間限制。因此,百齡高中的數位學習進展(如右圖),從最初的「九年一貫」圖書資源整合與利用,逐步轉向12年國教的行動閱讀、行動與數位學習社群發展,更搭配108年課綱,以強調的數位閱讀素養,提供學生數位精進課程、人工智慧AI課程及科技輔助自主學習,進而構建出一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科技輔助學習環境。
為建置行動與智慧科技環境,提供學生行動學習輔助之高互動教學特性與創新學情境,百齡高中不斷地積極爭取各項專案補助例如:111-112年度人工智慧(AI)課程實施計畫;111-112學年度「補助高級中等學校實施跨校遠距教學課程計畫;109-112學年度高優質化輔助方案;111-112學年度高中數位前導學校計畫等;112-113年度推動中小學精進計畫重點學校;113年度科技輔助自主學習推動計畫,營造友善科技的教學環境,並成立行動學習教師專業發展社群,不定期辦理資訊軟硬體與創客實作增能研習,培養學生動手作、創新與解決問題的跨科溝通能力,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力與帶得走的能力。
百齡高中的數位學習課程之推動,屬於全校性課程,其不僅推動數位教學課程更融入自主學習內涵(如右圖)。因此,百齡高中採用ADDIE模式(分析、設計、發展、實施、評鑑)來推動數位課程、自主學習數位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以確保課程設計能夠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此推動歷程中,學校不斷強化師資的數位教學能力,透過專業發展社群與教學工作坊的運作,讓教師們能夠掌握最新的數位教學工具與方法,更善用外部資源,以推動數位學習課程。因此,截至112學年度百齡師已於臺北酷課雲開設483課程,建立3,282個學習活動,以及超過1,970個學習資源。可見,百齡高中的數位學習推動已有卓著有成。
更值得一提的是,百齡教師群更自製教學影片供學生自學,學生寒暑假學習不打烊,學生可針對不會的題目,輔以教師試題講解加以複習,使得百齡學子已非常習慣使用數位學習平台進行自主學習。同此,百齡高中為了讓學生可以行動自主學習,亦大力推行BYOD(自攜設備學習)計畫,讓學生可以使用自己的行動裝置進行學習,使得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方式更為多元化,學生的學習也更加自主。另外,百齡高中自109年開始推動AI課程,讓學生能夠接觸人工智慧相關知識,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科技素養。AI課程的設計不僅符合108課綱的素養導向教學目標,亦結合行動學習的優勢,讓學生透過科技工具探索AI領域並加以應用,以強化其未來在科技領域的競爭力。
面對未來的人工智慧的教育發展,百齡高中將繼續強化與SAMR學習模式的結合。由於SAMR模式(替代、增強、改變、重新定義)能夠幫助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做出更具效能的選擇,避免科技應用淪為形式化的操作。因此,百齡高中所推動的數位學習,強調數位工具的應用不應只是為了使用科技而使用,而是應該讓科技運用於學習課堂中,使得學生因數位學習得以自主學習,進而智慧翻轉學習,以成就最好的自己。
百齡高中不僅致力於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數位智慧百齡園,更透過不斷創新與調整,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從數位學習中受益。未來,百齡高中將繼續朝著「數位自主學習,智慧學習翻轉」的目標邁進,透過不斷優化的數位學習體系,培養出更多具有科技素養與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期許以學生為中心、以科技為輔助的學習模式,將是未來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更希冀百齡高中能共同迎接教育4.0的時代,齊心打造無所不在學習的場域,以形塑「數位行動兼具自主學習的有創藝智慧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