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13 期

永吉國中安全教育-沒有安全,就沒有教育


謝丞韋/臺北市立永吉國民中學/校長

瀏覽次數:42

當今社會變遷快速,天然災害和人為事故往往造成生命財產重大損失,校園安全已成為教育工作者、家長與社會各界日益關注的課題。安全教育不僅是保障學生生命安全的基本需求,更是培養其風險意識、自我保護能力與責任感的重要途徑。教育部自111學年度起全面推動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實施安全教育,教育部完成「交通安全、水域安全、防墜安全、防災安全、食藥安全」等5大主題課程,結合部定及校訂課程推動,並透過教師增能、教材開發等配套措施,引導與支持高中以下學校,以有效提升學生安全意識,降低意外事故傷害。

教育部安全教育五大主題內涵如下:

一、交通安全:培養學生正確的用路觀念與行為。

二、防災安全:提升學生對自然災害的認識與應變能力。

三、食藥安全:教育學生正確的飲食與用藥知識。

四、水域安全:加強學生在水域活動中的自我保護能力。

五、防墜安全:預防學生在校園或居家環境中發生墜落事故。

永吉國中於111學年度獲教育局推薦,申辦教育部計畫,擔任臺北市安全教育重點學校,利用三年的時間,逐年發展出七至九年級安全教育課程模組,每學期至少實施四小時安全教育課程。永吉國中獲推薦的原因,是學校曾於109年度榮獲全國交通安全金安獎,可見交通安全是安全教育的核心。孩子能快樂上學、平安回家,是最基本,也是重要的安全教育議題。

依教育部安全教育重點學校計畫要求,除了「交通安全」是必選議題之外,必須再另選一個議題發展課程模組;對永吉國中而言,921和納莉風災,都是難以抹滅的歷史印記。另一個議題的選擇,毫無疑問就是「防災安全」。1999年9月21日地震倒塌的東星大樓,就位於學校操場旁的虎林街,倒塌的大樓裡面有我們的學生、校友和家長;2001年納莉風災,造成學校多數重要檔案、電腦資訊設備損毀,學校財產損失慘重,動員國軍和教職員工清理數日後,才恢復正常上課。因為曾經遭受天然災害重創,加上極端氣候致災情形日益嚴重,防災安全成為永吉國中優先的議題。

教育部為減輕教師課程設計負擔,自109年起與交通部合作開發5大安全教育主題課程模組,各主題在各學習階段均規劃每學期至少4節課的教案及教學示例,並搭配相關領域教科書內容,方便學校實施。學校可參考教育部模組內容,依據學校特色和需求,發展出屬於學校的安全教育課程。永吉國中安全教育教師社群完成「防災安全」課程後,又依據學校海洋教育特色課程需求,再發展出「水域安全」課程。此外,因應近年來情緒及情感發生身心失調的高風險狀況,輔導老師主動參與「防墜安全」的課程模組規劃。課程發展至此,永吉國中安全教育議題涵蓋面向更多元廣泛,期待透過安全教育課程的規劃與執行,提升親師生安全意識和應變能力,降低傷害發生的可能性。

永吉國中安全教育包含了交通安全、防災安全、水域安全和防墜安全等四個議題,結合以下課程實施:

一、 交通安全:童軍、健康教育、彈性課程

二、 防災安全:彈性課程、童軍、輔導活動

三、 水域安全:體育、健康教育

四、 防墜安全:輔導活動

安全教育是現代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它不僅關係到學生的生命與健康,更關乎整個教育體系的健全發展。永吉國中在安全教育上的深耕,為學生築起一道道堅實的安全防線,展現了學校在推動校園安全上的責任與願景,讓教育回歸到「安全學習、健康成長」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