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培育適應未來的人才,辛亥國小透過科技整合與推動數位學習,以「科技領航 我的學習我做主」為核心主軸,規劃了一系列創新經營方案,從硬體設備到教學策略都展現了具體的創新實踐,目的就是為了提供師生最優質的學習園地,並培養他們成為掌握資訊科技、自主學習的終身學習者。
一、 建構完善的數位設備與環境
工欲善其身必先利其器,學校擁有充足的資訊軟硬體設備,符合一生一平板的載具數量,讓每個學生課堂中都有屬於自己的iPad並配備觸控筆和專屬耳機,確保每位師生在各種課堂情境中皆能使用,班級及科任教室則建置大屏及提供順暢的有線、無線網路,這些硬體的建置,為實踐行動學習與導入四學的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提供了厚實的基礎。而更特別的是,學校搭上元宇宙的科技浪潮,購置了26台VR頭戴式裝置及21台AR智慧眼鏡,並建置專屬的元宇宙教室和數位科技中心,提供能夠具備虛實整合的元宇宙課程,提供了最佳的學習場域與設備。
在軟體建置方面,學校經過課程發展與教學研討等相關機制,彙整老師數位教學上之需求,採購並應用了多元化的教學平台和應用軟體,如EZTalking、Canva、Scratch、因材網、均一、酷課雲、Loilonote、Pagamo、學習吧、Nearpod、Quizlet、Raz-Kid、Kahoot、Art&culture、Classroom、Marker等,為各學科領域教學多元彈性創新教學提供適切的數位工具,除了促進孩子學習的興趣及豐富孩子的學習視野,也達到提升教學與學習的成效。
二、學科領域創新教學的具體作為
如上所述,教師在有好的軟硬體資源的教學環境下,在各學科領域就能夠充分運用資訊科技提升教學有效性。例如,國語領域使用Xmind繪製心智圖、Loilonote回答問題、酷AI進行作文創作與評閱、學習吧進行讀報活動。數學領域透過因材網、均一教育平台進行課後複習、演算練習及學習成效分析。自然領域運用VR觀察地形、探索現象,並用Loilonote記錄實驗結果。社會領域則結合VR身歷其境體驗臺灣經濟發展、玩轉博物館、線上博物館蒐集資料,並使用Canva製作學習報告。英語教學則透過Raz-kids平台進行分級閱讀,利用EZTalking平台練習口說,並使用Kahoot進行評量。藝術教育作為學校特色,一至六年級皆有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單元設計,學生能創作出影格動畫、運用Google Arts & Culture,甚至透過ChatGPT轉譯藝術概念。
三、 新興科技的教學創新應用
學校特別發展了元宇宙課程,讓學生能沉浸式體驗學習內容,例如自然領域的「變動的大地」、社會領域的「我的家鄉/臺灣的區域特色及發展」和「全球環境360影片」。藝術領域則有「Our Multiverse」、「元宇宙藝廊」、「AI任藝門:沉浸式藝術風格體驗」、「AIGC:我的多重宇宙吉祥物」、「STREAM+AIGC VR元宇宙藝廊」等課程,結合AI生成圖像技術,激發學生創作動能。資訊科技課程則有「元宇宙駕訓班」和「元宇宙共學大教室」,培養學生VR載具操作及數位分身創作能力2629。AI人工智慧的應用也滲透到各方面,如酷AI系統用於作文評量和英文朗讀,Canva AI智慧生成圖像,以及ChatGPT輔助雙語教師進行課程設計和彈性課程教案設計,大大提升教學效率與創意。
四、 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能力的培養
除了硬體建置、教師創新教學外,在學生學習方面,辛亥國小採用「四學模式」(學生自學、組內互學、組間共學及教師導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及問題解決的能力。學校適切安排學生自主學習素材及時段,包括晨光時間、課餘、午休、放學後甚至假日,學生可運用學習吧、均一、因材網、Raz-kids、Eztalking等數位學習平台,依照自己的速度進行適性化學習,顯著提升了語文、英文、數學等多面向的學習成效。高年級的「彈性課程-探究辛博士」更培養學生深度探究能力,學生分組選定主題,運用搜尋引擎、Canva軟體等數位科技進行資料分析、簡報製作與分享。這些規劃,都在逐步培養孩子未來都能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
五、 虛實整合多元展能呈現學生創意成果
學生運用資訊科技創作出多樣的新媒體藝文作品,例如影格動畫、運用AI生成藝術風格標誌與多重宇宙吉祥物、以及元宇宙藝廊的數位展覽,充分展現創意與個性化特質。學生在國際交流參訪新加坡期間,能運用Google翻譯、Google Map、搜尋引擎、Canva等科技工具完成任務、製作旅遊報告並分享,展現了資訊科技的應用能力。學生也積極參與臺北e酷幣線上投稿與閱讀活動、PaGamow團隊合作獎勵計畫及Cool English線上聽力比賽等成績優異。透過實體與虛擬的方式以及任務實境的方式,多元呈現學生在數位學習上的豐碩成果。
六、 教師專業發展與共好夥伴關係
教師專業成長是科技領航的基石。學校每年針對新進教師和新任課教師提供數位科技培訓課程,並有系統、有結構地辦理數位學習社群活動,定期增能研習,涵蓋最新的科技應用,如AI人工智慧和ChatGPT的運用,使教學和專業發展如虎添。每月一次的數位學習社群專業成長活動和領域備課社群會議,促使教師共同學習好用的教學平台與應用軟體,分享經驗共同精進。另外,也經常性邀請資訊科技領域的專家學者蒞校指導,如國北教大的范丙林教授、李秉曄教授、蔡智孝教授、清華大學柯宜均教授等,提供最新數位科技資訊與教學案例,協助教師省思與修正教學。學校還與中國科技大學楊東華教授合作開發社會領域VR教材,豐富學生學習素材,並與國北教大雙語學分班合作辦理雙語夏令營。在擴散創新方面,學校也鼓勵教師於校內外分享資訊科技運用的成功經驗,例如資訊組長王宗科老師曾至宜蘭成功國小、新北市中山國小分享藝術領域XR美感教育實務,雙語王品儒老師曾擔任雙語聯盟學校講師分享數位科技運用於雙語教學,章寶仁主任也分享學校雙語教學推動經驗。學校也組成行動學習聯盟學校、雙語教育聯盟學校、活化教學多元學習聯盟學校,與夥伴學校定期聚會討論,共同探究創新策略,建立資源共享與合作互助關係。
結語
辛亥國小在科技領航的創新經營下,從完善的硬體設備、豐富的數位軟體,到多元創新的教學模式、全方位的教師專業發展,再到顯著提升的學生學習成效和豐碩的創意成果等課程發展歷程實踐,已成功形塑出獨特的學校特色品牌。不但讓學校榮獲多項殊榮,包括臺北市優質學校「創新實驗」獎、教育部藝術貢獻獎、智慧教育菁英獎,以及在臺北市中小學及幼兒園教育專業創新與行動研究徵件中多次榮獲團體獎。這些獎項肯定了學校在藝術教育中運用VR、AI生成及元宇宙技術的成效與創意,相關成果也曾代表臺北市教育參與全國教育科技展,展示雙語教育及藝術教育中運用資訊科技的創新作為。
未來,我們將持續精進營造優質的數位學習環境,使師生皆能成為掌握資訊科技、主動學習、樂於分享的終身學習者,並具備數位素養的國際公民,迎接數位時代的挑戰與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