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親子天下雜誌中閱讀到,隨著社會多元化,良好的情緒管理、溝通能力、尊重他人、善解人意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學習的能力之一,換言之,就是有「同理心」。
根據專家的解釋,同理心簡單來說就是穿上他人的鞋子,站在對方的角度去體會對方的感受,亦即和別人相處溝通時,能設身處地去思考對方的想法和感受為何。然而,同理心不等同於同情心,同情心是看到別人的困難或悲慘情境時,會產生憐憫的情緒,例如看到最近新冠肺炎的疫情,大部分人都會說「好慘」、「好可憐」,有能力者還會想捐錢捐物資幫一點忙。一般而言,「同情心」被認為與生俱來的情緒能力,還有學者認為新生兒即發展出同情心。
而同理心的發展牽涉到更高功能的能力,需要有一定的情緒發展程度,可以辨識對方的表情,以及情緒的反應;要有一定的認知能力以判斷對方為何有此情緒,還能理解對方的情緒反應;同時生活經驗也要足夠,才能想像人際相處間會產生的情境,專家認為,同理心可以說是「同情心+認知發展+想像力」的組合。
有「同理心」的人,展現出的是情緒自控、換位思考、傾聽能力,以及表達尊重等與情商(EQ)能力相關的特質,人際關係會比較協合,在團隊中也比較受歡迎,正向輔導管教對班級經營而言,是原理原則,也是重重挑戰,然而校園一直以來便是容錯率最高的地方,我們允許學童犯錯,如此才有學習修正的價值,曾有問卷調查企業家:「怎麼樣的人能成功?」答案是:「不是最聰明,但是卻能夠與別人合作,以及解決團隊問題的人。」國民教育已不再是追逐學業成就的管井,而是強調素養與終身學習,如此觀之,品格力的形塑將是我們賦予下一代莘莘學子最重要的環節,學會用換位思考看別人,品格養成的優勢能力,在班級經營過程中,將是最珍貴的價值。